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水林鄉-蘇秦村與車港村田野調查採訪




蘇秦村    人口數:1321
      車港村    人口數:884人

------------------------------------------------------------------------
【雲林縣水林鄉】蘇秦村各項介紹
蘇秦村社區通


全台唯一【黃金蝙蝠博物館】
駛近蘇秦村,道路周遭可看到有畫蝙蝠的圖案,誠正國小大門口也會看到注意蝙蝠出沒的提醒牌。


民國78年一位來的誠正國小教書的老師,來到這裡發現常見又很特別的生物-黃金蝙蝠。 
特別是在國小最經常看到,因此就在國小旁邊建設了黃金蝙蝠生態館,而這位老師也就是館的創始人。 
館內共分為六區,分別為展示廳、蝙蝠的貢獻區、蝙蝠演化與生物多樣性、蝙蝠的食性與棲所、閱讀蝙蝠,以及研究蝙蝠等。


誠正國小的中廊也多是以蝙蝠為主題裝飾~

誠正國小的孩子有受生態保護教育與訓練,當地孩子知道不可以去破壞蝙蝠的棲息地。
校內四處可見的蝙蝠屋, 讓金黃蝙蝠可以住進去休息。全為誠正國小全校師生、村民和台灣永續聯盟所創作。這不是「裝飾」,四月多金黃鼠耳蝠會棲息於蝙蝠屋。

「預約幸蝠」是由台灣永續聯盟及誠正國小於2008年起開始籌畫的金黃鼠耳蝠保育治理活動,希望透過產官學民的攜手合作,從教育、研究、立法和棲地保護等四大方向去著手進行。期望可以結合村民、學界和NGO團體,由此再出發,繼續為金黃鼠耳蝠的保育而努力
(本文相關資料引自誠正的蝙蝠/誠正國小、黃金蝙蝠生態館官網)。 


金黃蝙蝠也會棲息在住家的屋簷裡,但至今已剩三十數隻。
蝙蝠消失的可能原因:噴灑農作物的農藥
宣導不使用農藥,保護黃金蝙蝠的生存環境。
館內有各種蝙蝠的標本和比較,此為金黃鼠耳蝠的標本。

 捉蝙蝠不能用網子抓(早期還不知道時會用),但後來發現會傷及蝙蝠翅膀,可能導致蝙蝠無法再飛行。
圖為目前最安全的蝙蝠抓取工具,也展示在館內,是許多直行的尼龍線,蝙蝠撞到後會緊縮成一球狀自動滑到下方收納處。

※黃金蝙蝠與誠正國小關係密切,可發展相關活動或各國小推廣。
※發展教育、研究、立法和棲地保護等四大方向,可以結合村民、學界和NGO團體繼續為金黃鼠耳蝠的保育而努力。

水林鄉常見的農特產有:玉女番茄、小黃瓜、牛番茄、彩色甜椒。
本次特別介紹聞名全台的
「溫室玉女番茄
這次過去剛好是番茄最後一批的採收,雖然也有其他蔬果,但大多剛種下去沒多久。
水林鄉大多作物都是9-12月冬季播種,約隔年2-3月採收~想看到大豐收可要挑對時間去喔!
老闆帶我們參觀番茄園的時候~水水的老闆娘正好再採收。
目前是最後一批採收~但還是好多番茄在小樹上。現場老闆娘栽了幾顆給我們,真的好甜。
‧農產文創建立,季節性作物可發展一整年都有農作物可產的規劃。
‧可舉辦相關農特產活動、農特產品設計。
‧銷售管道需再提升更多門路,可以建立社區購物網站,固定維護就不需經中間商抽成,甚至能自產自銷的更廣泛。
------------------------------------------------------------------------------------------------------------

【雲林縣水林鄉】車港村各項介紹
第一站---興隆涼蓆
家族經營30.40年的涼蓆老工廠,竹類有孟宗竹、桂竹等許多竹類。竹蓆的竹子也有細條與粗條的分別,各有愛好者,不過,大部分學校訂購的是便宜粗寬的竹蓆(賣給學生比較好賣),另外就是批發出去給較大量的廠商。
目前有轉型比較精緻、多樣化的竹蓆,顏色跟種類都比較多,讓顧客比較有得挑,可以訂製喜好的款式。


充滿熱情與芬芳的花園-- 祥發蘭園
祥發蘭園是個家族企業啦,十幾年前開始經營培育蘭花,當天拜訪到的是老闆的兒子也就是第二代經營人。
父親對種植園藝花草很有興趣,後來就開了自己的蘭花園。
兒子看到父親辛苦的經營,就想接手繼續做下去,讓祥發蘭園可以永續經營。
雖然看起來好像有很多種大小顏色,但其實牠們都是算同個品種,也就是都是蝴蝶蘭,就培育方式不一樣所以外觀也不一樣。
二代負責人()與蘭花培育園 ()
目前沒有在做批發,主要以種植和培育為主,有些是受委託人下單然後幫忙他們培育(提供場地和環境幫忙培育),養好花後就直接給客戶。

 因為喜愛蝴蝶蘭就自己研發了自有品種還申請了專利,這裡有些都是自己研發的品種。
台灣其實是蝴蝶蘭王國,鎖已在經營至此,也有參加一些全國性或世界性質的蘭花培育競賽,而且有用自己研發的品種比賽贏了很多的獎項回來喔!


銷售通路沒有經過中間商代售,主要是直接將蘭花送到台北的建國花市直售

講歷史--「紅毛路」
「紅毛路」亦是現今的「興隆路」一帶,並非單指一條路。

紅毛路源起
根據雲林縣史蹟調查報告中指出,興隆社區的七角井開鑿的年代在西元1590年左右,與荷蘭人抵達台灣的時間西元1624年有所出入,因此推論出:因荷蘭人曾經在此成立指揮部落,誤以為用當地居民開鑿才稱為紅毛井,而將此路命名為紅毛路。
紅毛井
紅毛井的邊是用古磚砌成之七邊形構造。四百多年歷史的紅毛井位於車港村興隆路附近,據說是荷蘭人(紅毛番)所留下來的。紅毛井所代表的最大意義即是本地先民開墾之足跡,亦可能是荷蘭人經商貿易之貨物集散中心。 (解說來源自web)
綠佑將軍
這是發生在92-93年,因連續兩年都有年青人無故跳水死亡,特舉辦驅趕水鬼的法事,在法事進行中才會誤傷其修行魂魄,因此借點化誤傷人之妻,來說明自身來歷,當時請來崙背鄉大有村的王爺來降駕說明,祂為當地的守護靈之一。
祂是藉由池塘的七星穴來修行,在村中已有300多年與荷蘭人來台時間吻合,因功德圓滿又請旨令.才顯靈原面貌:身形高大、紅髮、半批風戴著類似濟公帽的造型給雕刻師及村人所見,因此社區在94年才蓋這邊間荷蘭人的綠佑將軍廟。(解說來源自web)
紅毛路
車港村除「車巷口」外,另一部份即為為紅毛路。「紅毛路」據信是通往荷蘭人當初佔領的地方牛挑灣附近〈現今往四湖鄉方向〉,因此稱為「紅毛路」。也是現今的興隆路一帶。 (紅毛567社區)
                                                                                          
                                                    其實,在跑過這兩個地點後,強烈認為
1. 應在當地建設七角井、綠佑將軍的歷史說明標示牌,了解紅毛井的意涵。
2. 紅毛井的周遭環境非常需要做管理規劃否則將很快消失於草堆之中。

農特產--蔬果德農園


32歲的阿德,原本在台中工作,毅然決然決定回雲林幫父母栽種小番茄,對此,阿德認真的說:「做了就不會後悔。」
踏上這條充滿汗水的道路,一心只想著要給大家一份健康無毒的溫暖,讓大家在咬下水果的瞬間,甜在嘴裡,暖在心裡。

這就是由這位熱愛家鄉的青年人,一手建築而成的「阿德溫室農園」。
201211月阿德溫室農園正式更名成"蔬果德農園",朝向新一個目標邁進~構築一個安全美味蔬果的生產基地,在這裡大家都可以下田體驗農作的甘苦~

(圖文皆來自蔬果德農園FB)


農特產--紅菱角  「吳有明菱角園」

本鄉車港村興隆社區(紅毛路)吳有明,從事菱角(水生植物)種植已十多年,採用濁水溪溪水由灌溉排水系統進入本鄉,做為種植菱角活水泉源,每年農曆中秋節過後開始採收(生產期二個月),由於採無農藥自然生態管理,每周換水方式經營,所產菱角紅色外表、質硬甜又粉脆等特性,屬於極品,當地人稱為龍角,本地出產菱角屬淺水菱,約60公分左右,其開花(白色有向光性,隨太陽方向轉動)後結果後由淺紅成熟變鮮紅色外殼,有菱有角或稱紅菱。
(圖文來源皆為雲林縣水林鄉公所網站)


全村之信仰--車港村天安府(入火安座大典)

這間廟是這社區的人十幾年來的捐獻,是這裡的居民自己動手一點一點的蓋蓋起來。
但也因經費不足無法一次蓋完,所以有些會新舊交錯,到現在已經花快六千萬,花了十幾年了。

這間廟不是普通的廟,他也是傳承車港村的歷史文化,在二樓有許多車港村的相關文物,也有許多的歷史資料。
以前的車港非常靠近海,算是一個走私的港口,有隱密的梅花鹿場和偷賣鹿皮的市集。
因此車港村的前村長自己設計了一幅約8公尺長的交趾陶壁畫,這幅畫就是在描述車港村的歷史還有早期的生活盛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