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水林鄉_土厝村


文/邱勇嘉 傅秋瑜 莊琇媛 趙恆梅
前言
   解嚴後的台灣社會,一方面因為資本主義順利發展所因蘊而生的大量中產階級,一方面這些中產階級所領導的新興社會運動驅使國民黨統治霸權瓦解,共同孕育了市民社會在台灣崛起的土壤,而這股逐漸成形的市民社會力量,隨著新國家的認同建構的確立,在1990 年代具體的反應在社區自主風潮上。在李登輝總統「生命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後,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於1993 10月正式提出「落實對於社區意識及社區倫理的重建」概念與計畫,這使得「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得到重大的發展。隨之在1994 10 月,申學庸首先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試圖從文化重建的角度,促進居民的自覺與動員,並且重建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區的新關係,進而帶動地方社區的全面改造與發展。(林信華,2002)
    另一方面,「生命共同體」的論述又在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的規劃下,加入了兩個重要的元素,即日本近年來以「造街運動」與「地方文化產業」,凝聚民間自主力量,參與環境營造及活化地方經濟的概念。(黃麗玲,1995)1994 年行政院提出「十二項建設計畫」,其中第三項即為「充實省(市)、縣(市)、鄉鎮及社區文化軟硬體設施」,此項計畫確定了與文化藝術相關的軟硬體強化計畫,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提供了經費與延續性的業務工作計畫。因此在1994 年到2000 6 月期間,文建會擬出「十二項文化建設計畫」,報院預算審核定案, 共有新台幣一百二十六億二千四百萬經費。計畫內容包括「加強縣市文化活動與設施」、「加強鄉鎮及社區文化發展」,以及「文化資產保存與發展」等三項計畫。(施明發,1999)
    在台灣二十年來的社區總體營造下,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社區發產面向,且以社區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推動與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讓各地方社區建立屬於這個社區的意象,因此本組針對雲林縣水林鄉土厝村的社區總體營造的歷程,了解農村對於社造的經營努力及願景,且調查土厝村的社區資源,好讓土厝居民更能了解社區的資源。



壹、土厝歷史篇

鄉間小路綿延其間,三合院落左右相連。
耕牛穿梭四季田園,樓房駐立車流現前。
防空戰壕戰爭追緬,五分車站無限思念。
慈愛媽祖神威通天,巍峨壯觀馬府千殿。
獅陣鑼鼓文化爭先,虎爺聲威犁炮可見。
女性轎班鄉村首現,五年王爺熱鬧慶典。
灌溉水圳淵源遙遠,農塘分佈活水充填。
金黃稻穗飽熟恭謙,蒜香飄揚勤勞奮勉。
樸實親切農村商店,魚肉蔬菜到府任選。
家庭理髮記錄童年,麵攤美味村人必點。
運動天地樂活空間,老中青少美滿無限。
農村營造村北首先,展望未來魅力攀巔。

王國興〈土厝印記〉

    在王國興的眼裡土厝村有三個特色,獅陣、虎爺、耕牛,這也說明了土厝村是一個以農業發展的村莊,土厝社區位於雲林縣水林鄉,東鄰北港鎮,西鄰水北村與海埔村,南鄰溪墘村,北鄰西井村,土厝村為水林鄉24村面積最大的,村內總共1,476人,男生佔803人,女生佔673人,土厝村是水林鄉土地極為肥沃的村莊,「種什麼,長什麼」是上天賦予土厝社區的優越條件。土厝是水林鄉歷史上先民顏思齊開墾時的護衛營及糧草營,分成大庄、王厝寮、陳厝寮、下寮四大區塊,舊稱「土間厝」。
據諸羅縣誌記載,明朝熹宗天啟元年(西元一六二一年),顏思齊率眾在北港溪登陸,並設十寨屯墾,這十寨有五寨在水林鄉境內。如下表:


   1-1顏思齊設寨寨名
設寨寨名
設寨
地名
現在地名
主寨(大本營)
顏厝寮
水林鄉水北村
左寨(護衛營)
王厝寮
水林鄉土厝村
右寨(護衛營)
陳厝寮
水林鄉土厝村
前寨(先鋒營)
興化店庄
溪流沖毀
後寨(訓練營)
考試譚庄
居民他遷
哨船寨(航隊營)
船頭埔庄
北港鎮樹腳里
海防寨
後寮埔庄
水林鄉後寮村
撫番寮
府番仔庄
北港鎮府番里
糧草寨
土厝庄
水林鄉土厝村
北寨
大北門庄
北港鎮大北里
(資料來源:笨港的歷史變遷)
  
 在這之前雖也有大陸人到台灣,但都是零星且流動性大,因此顏思齊所代表的意義是無比深遠的;而其登陸地點「笨港」在台灣開發史上,也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台灣府志云:台灣有中國民,自思齊始。所以在北港已有顏思齊紀念碑的設立,而水林也即將設立。
  顏思齊出身福建海澄,是位精通武藝的豪俠之士。年輕時喜歡打抱不平,就在一次看不慣權貴的僕人欺凌百姓而錯手誤殺後,只好畏罪逃到日本,並在平戶地方經營裁縫,進而發財致富。1624年,更被楊天生、鄭芝龍等二十八人推為首領,開始以海盜營生。其海盜事業介乎日本與中國的海岸線間,無論荷、葡、西的商船,甚至日本、中國,都不遺漏,並且多次與日本倭寇衝突、戰鬥,氣勢之盛可以想見。不久,這海盜集團就前往台灣了,《台灣縣志》有此一段:「顏思齊之所部屬多中土之人,中土之人入台灣自思齊始。」
  顏思齊登台時期,台灣尚屬草莽未開之地,不為任政權所屬,日本的倭寇以及荷蘭挾兵艦之威的商旅船隊常在附近活動,三者就這樣形成相互制衡的微妙態勢,彼此合作與競爭。顏思齊於1625年罹患瘧疾病死,葬於諸羅東南三界埔山(今水上鄉),繼承顏思齊成為首領者就是鄭芝龍,他亦是十寨的寨主之一。
  顏、鄭來台後開始招撫泉、漳無業百姓來台開墾,之後雖然鄭芝龍向明朝投降(西元一六二八年),部分漢人仍留在雲林地區活動。
  顏思齊當時設置「十寨」,水林的顏厝寮為主寨所在,許多漳州人前來依附,聚落全為顏姓,因此稱為「顏厝寮」。其部落呈現出馬蹄形部落的特殊攻防設計,深具巧思。
  距顏厝寮路邊約30公尺處,有一小山丘據洪村長及周先生告知,原來顏姓子弟訂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為清明掃墓節,聚集在此祭拜,山丘下尚存顏姓先民骨骸,現在顏姓子孫,大部分外移,目前僅有17戶人家。
  在顏厝寮的北面小山丘,尚有都統兵大將爺廟,有詩「都統威靈成古今,繞地顯靈為正氣」為証,每年農曆四月十七日為祭典日子,可見証顏思齊確曾來此地屯墾開發。
  乾隆年間,麥寮蔡姓人家移居顏厝寮漸多,曾有意改名為「麥仔寮」,經顏姓子弟強力反對而作罷,因此至今仍延續保有「顏厝寮」舊名不變。(水林數位機會中心,2006)

    而土間厝的地名由來一為用「土撐」起來的厝(土角厝)、一為「土耕」之地所形成的聚落,兩種說法隱含了安居立業的農村命脈。本村居民主要為閩南族群,宗教信仰多為傳統民間信仰(媽祖、王爺…等),近來因外籍配偶增加,也使得新住民比例日益增多。


1-1 水林鄉土厝村位置圖
1-2土厝村一角

1-3土厝社區地圖

土厝名人篇

一、龍獅運動教練詩詞創作家—王國興
王國興先生,雲林縣水林鄉土厝村人(現職:雲林縣水林鄉大興國小教師兼龍獅運動教練),彰化師大畢業,專長舞龍、舞獅。王老師擅長國臺語詩詞及四角對聯創作,如「土厝盛情--土地牽成年年盛、厝邊扶持代代情」、「土厝樂城--土育萬物生機無窮農家樂、厝佑人才潛能無限智慧城」,「三字經話水林、雲林誌、龍獅藏經閣」等作品以三、四、五字結構書寫水林、雲林與龍獅,聲韻自然和諧、語詞平白易懂且押韻,並指導大興國小學生參加各項龍獅運動競賽成績優異,大興國小於民國9210月成立龍獅運動團,由王國興擔任總教練,曾參加水林及北港舉辦的各項展演活動,表現優異,三立台灣台「用心看台灣」於2006212日採訪大興舞獅隊。王國興認為現在的孩子對於閱讀不感興趣,看到大堆頭的文字,難以讀完全篇。有感於小時候三字經的背誦經驗,所以把水林的歷史文化,以三字經的寫作方式,來敘述水林的歷史概況,希望孩子能朗朗上口,縈繞在腦海裡,就值得票價。王國興因為帶領「龍獅隊」表演,參加活動時,獅頭必須「咬聯」,還要配合演出的主題,因而從事對聯的創作。如「水漆林立思齊先賢,開拓功蹟冠古今。菁英群起育成新葉,再造典範水燦林。」把水林的古地名都嵌入詩句中,期望後代子孫能效法顏思齊的開拓典範,與之並駕齊驅,續造水林的將來。訪談到王國興先生,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回到土厝村蓋一個很典型傳統的三合院。

2-1王國興(資料來源:台灣社區通網站)
二、最年輕的鄉長—陳怡帆鄉長
    陳怡帆是水林鄉第一位女性鄉長,是雲林縣最年輕的鄉長,也是出身土厝村的第四位鄉長。因此,土厝村素有「鄉長的故鄉」之美譽,陳鄉長注重教育、文化、產業及關懷弱勢,積極打造水林鄉成為「幸福水林」,是本村的驕傲。 未來會朝治水、文化與呈現地方農業活力等三大方向努力。

2-2陳怡帆鄉長(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三、媽祖會會長—陳含笑
陳含笑女士,雲林縣水林鄉土厝村人。熱心社區公眾事務,民國一百年,響應土厝村村長之理念,擔任媽祖會會長,目前媽祖會擔任媽祖誕辰繞境之抬轎工作,成員清一色是本村婦女,架勢與聲勢一點也不亞於男性。(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3)

 2-3陳含笑女士

四、虎爺獅陣會長/村長—蔡振順
    蔡陣順先生,雲林縣水林鄉土厝村人(現職:土厝村村長/土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土厝村虎爺會會長/土厝村德義堂獅陣會會長)。致力於土厝社區之發展與營造,民國九十九年獅陣會面臨解散命運,蔡村長四處奔走,讓獅陣會延續下來,也致力於虎爺會之發展,為獅陣會及虎爺會會員頒發會員證書,在鄉村地區可說是創舉,在他的努力之下,土厝村獅陣會及虎爺會的名氣日漸壯大,廣為村民所肯定。(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3)


2-4蔡陣順先生

土厝宗教篇

社會學大師涂爾幹(Durkheim)就認為宗教對社會的整合非常重要的,他認為一個社會集體性(或集體意識)大多表現在宗教上,透過宗教的符號意義社會的成員形成集體的歸屬感。許多宗教是強化社會既有的秩序、強調維繫既有的社會結構(特別是社會階層),只有少數的宗教(特別是門派)會挑戰既有社會的價值,不過也很少挑戰既有的社會權力關係。(Durkheim著 芮傳明等譯,1992)在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裡,醫學不發達,且交通不方便,當時休閒娛樂較少,當一般民眾發生生病或是意外之事時,讓人民覺得值得依賴,便是『宗教信仰』裡廟寺的『神佛』,因此,初一日、十五日、許願、還願等,往往都往廟寺跑,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便成廟寺是一般民眾聚集的地方。因此我們談到宗教的社會功能,套論到雲林縣水林鄉土厝村,他們也有屬於他們的宗教圈,有馬千殿、通天宮、德義堂獅陣會等,這些都是平時村民連絡感情且展現集體意識的地方,透過宗教儀式的慶典,引發居民對於土厝村的情感,而一起來完成這個慶典。

一、馬千殿
    馬千殿位於水林鄉土厝村東邊,為土厝村最大之私人廟宇,主要奉祀神明為隨顏思齊來臺的開臺馬府千歲(又稱馬王公),原東北泰山正駕,馬千殿於民國九十五年動工興建地基,民國九十九年入火安座,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祈福繞境活動,目前仍持續修建中。開臺馬府千歲相傳1621年顏思齊率眾抵台開墾時,其陳姓文武將攜帶「開台馬王」神尊,船夫攜帶「媽祖」神尊,米倉將軍攜帶「五穀王」神尊同來台供奉,為右寨守護神。「開台馬王」神尊曾於清朝年間降靈陳歡喜祖厝公廳,並護佑沿海地區,至今已有392年歷史,且還常常降靈保佑並解決信徒的各項請示,香火綿延鼎盛。

3-1 馬千殿一景

    馬府千歲的由來有這麼一說,相傳馬府千歲是一位當地的土地公,非常照顧當地的大大小小,馬府千歲有九頭十八隻手,是因為小孩被馬府千歲背著被祂保護著,但民國91年村民為了要解馬府千歲的由來,村民運用起乩的方式詢問馬府千歲,馬府千歲自稱:「我府有九粒神頭頂宇宙,十八神手開天地,本是只有靈,靈則轉主,後在三清開凡間天。本府本是化天馬一隻,會飛天、也會鑽地府,會轉、會翻,在還沒有朝代就有我,後來由玉皇皇兄(天公)再請我輔佐天庭,我府登天後再回宇宙,飄飄渡渡遊凡間,再遊去。從此玉皇大兄將我封稱「馬府爺」,我就自稱馬府(馬王)。本府本是北巡身駕,遊北駕再南渡海道來,本府化相有打花臉、白線邊、花貢線、眼神邊是血光線此線叫花面線血光鬍鬚長、全胛全鱗纏身、中手頂日月、雙手大邊是珠小邊是缽、中手盤十合掌串田中、雙腳浮雙獅、文官是現今南勢王,武官有三頭六臂現投凡佛教是陀羅尼佛。我的金身是由一位壯丁,將我的畫像帶在身邊,叫人雕刻神尊,我就自唐山蒙古漂流過海,定居水林鄉後尖山,古時叫做尖山崙。清朝後,日據時代,我的金身都放置於當時的保正(村長)處,由各庄、厝、寨,每年擲筊輪流參拜。最後,我定居在現在水林鄉土厝村陳厝寨陳厝寮。」現今這三、四百年的開基馬王金身還保留於陳厝家中。(開台土厝馬千殿,2013)
   

3-2 開基馬王金身(資料來源: 開台土厝馬千殿網站)

二、通天宮
    土厝村本無廟宇,僅日據時代強征之夜學堂充當居民集會所,光復後村民為祈求本村落居家平安、五穀豐收,常於年中前往附近廟宇迎神來膜拜,臨時搭建供奉神諸多不便,又鑒於村民集會無適當場所,乃於民國六十二年初在村民大會中決議建廟,一則供奉神明保佑村民,一則做為村民集會場所,並在會中推荐陳天數先生等人組建廟委員會。委員會擇吉日良時前往南鯤鯓代天府、馬鳴山鎮安宮、光大寮馬王廟、北港朝天宮祈神建廟,經馬府千歲及天上聖母擇定現址,並由馬府千歲示名為「通天宮」隨即購地興建,翌年(甲寅年)竣工。通天宮是老一輩社區居民攆大轎近一個月於半夜子時由神明擇定之吉地所興建,為土厝社區的信仰中心,奉祀主神為天上聖母,每年農曆三月廿二日為配合建廟竣工及預先慶祝媽祖誕辰(農曆三月廿三日),舉行全村繞境活動。 
           











3-3 通天宮一景    

               
3-4 民國102年通天宮遶境

    土厝村通天宮還有虎爺會,虎爺會自通天宮建廟成立至今近四十年的歷史,會員們均本諸虎爺將軍之公、忠、勇之精神,奉獻團體,現今會長也是土厝村的村長蔡陣順先生。虎爺,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下壇將軍,最早是山神、土地神或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地區、村莊、城市與廟境之功能。虎爺是土厝社區孩童的守護神,也是神明的坐騎,能避邪鎮煞祈求平安,每逢媽祖誕辰繞境,犛炮是重頭戲,先以木炭燒得通紅的爐火引燃鞭炮,再拋向虎爺轎,鞭炮震耳欲聾,聲勢浩大,這也跟北港朝天宮的虎爺會犛炮方式是一樣的。

3-5 虎爺會犛炮(資料來源:台灣社區通網站)
   
    民國100年,土厝人陳含笑女士為了每年媽祖遶境不想再花錢找人抬轎之事,而邀集村內婦女籌組媽祖會,擔任媽祖誕辰繞境之抬轎工作,在農村社會裡可說是首創,與大陸湄洲的古禮相呼應。王國興先生談到土厝村的媽祖會真的是一個特色,因為全都是婦女,在沿海地區的重男輕女觀念下,媽祖會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很罕見的,每逢媽祖誕辰繞境時,許多村民都會扶老攜幼攢轎下以求平安,如外出不在者,也會以紅布包著衣服來讓媽祖轎走過,以祈求平安。
3-6 媽祖會遶境(資料來源:台灣社區通網站)


三、德義堂獅陣會
    舞獅技藝乃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無論逢年過節、地方節慶(廟口文化、社區活動等)、商店開幕工地開工等,以增添喜慶熱鬧氣氛,具有鎮凶、避邪、吉利的意義。舞獅俗稱弄獅,早期平時為地方群聚鍛鍊身體、護衛村莊的組織,方式不像民兵的操練,藉由互相學習建立情感。而其基本配備有獅子、鼓、鑼、鈸及獅旗(含頭旗)等,而一個最簡單的獅陣,最少需要六個人才能組成。德義堂獅陣會是土厝社區成立最久的陣頭,自臺灣光復後迄今超過一甲子(六十年)的歷史,獅陣練習不但是早期社區居民農忙之餘鍛鍊身體與聯絡感情的場合,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最佳寫照,土厝獅陣原本於民國九十九年一度面臨解散命運,由於蔡陣順理事長的奔走,重新組織方能繼續保存,是水林鄉目前陣容最完整、最龐大的社區獅陣。王國興先生談到農村的人口在外流,留在社區裡的人越來越少,但村里還保留著獅陣的文化是很難得的,因為它是一個常設性的組織,這跟國家的獅陣不太一樣,一般都是以徑賽為主,但土厝村的是比較傳統的,也會有年輕人來。


3-7 德義堂遶境(資料來源:台灣社區通網站)

四、土厝傳說故事—興化伯公
    根據土厝人王國興先生的闡述,興化伯公為金門人,名為李興化,身高約一七八公分,民國七年(日據時期)隨先民渡海來臺,在土厝村登岸,不料遭遇水賊的襲擾,正氣凜然的李興化與水賊對抗,被水賊傷及腳,雖然奮力抵抗,最終仍為水賊所害(卯時亡故),時年五十歲(距其出生農曆三月十五日亥時來推算,距今已有一百四十餘年)
    李興化遇害後,許多土厝村民感應靈蹟發生,夢中李興化來為村人治病解難的事被居民傳為美談,都尊稱祂為「興化伯公」,村人為感謝其恩澤,於是建草竂來膜拜祂,然草竂經年累月不敵風雨,為求穩固永久,土厝村人於是集資將其改建成紅瓦磚屋,並雕刻金身奉祀,可說是土厝村的首廟。
    民國七十五年韋恩颱風,廟宇毀壞,當時村民王志養有感興化伯公無屋可居,於是撿拾附近屋瓦大略遮蓋。後來興化伯公曾喻示王志養說:「土厝村的大庄農塘是一個風水穴位,有眼鏡王蛇坐位,祂所在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守這條眼鏡王蛇,可確保村民平安。」

3-8 興化伯公廟(資料來源:台灣社區通網站)


土厝地景篇

一、小時候的回憶柑仔店
酸甜鹹汫好滋味,日常用品滿滿是;
大人食涼消火氣,田園做事真順利;
囝仔食甜真歡喜,讀書運動笑微微;
阿公阿嬤講代誌,歡喜健康食百二;
厝邊隔壁年節時,互相招呼若自己;
庄頭巷尾你我伊,傳承正港人情味。
王國興〈柑仔店〉
    曾幾何時,一向被民眾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統雜貨店「柑仔店」,在快速、多樣化及方便的大賣場、便利商店強勢競爭下,逐漸消逝,終至被淡忘。如今,土厝村還保留了這傳統的柑仔店,然而土厝村的社造從這小小的柑仔店開始,201310月土厝村村長找來了優雅農夫藝術工廠的藝術家們運用噴漆塗鴉的方式來彩繪,針對童趣來彩繪出屬於土厝村自己的特色,柑仔店一直都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也是聯繫感情的地方,在土厝這裡還是一個等公車的地方,因此為什麼會選這個地方開始是有原因的,主要也要讓社區裡的民眾連繫感情,在這百年的柑仔店保留著傳統的風貌,還有一個古老但還可以傳遞情感的郵筒,「柑仔店!柑仔店!」輕輕念著這3個字,腦海裡所浮現的是一間半大不小剛剛好的舊店面影子,昏昏暗暗的鋪子裡,總是有許多瓶瓶罐罐裝著糖果餅乾、蜜餞零食,灰灰黑黑的層架上擺著鹽巴、糖、醬油和所有媽媽洗衣、煮飯等操持家務時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鉛筆、燈泡、罐頭、泡麵,甚至是柏油、保險絲幾乎都能在萬能柑仔店找到,五花八門的南北雜貨從地面層層疊疊幾乎頂到天花板,沒有制式化的「歡迎光臨」,只有坐在櫃台後一張再熟悉不過的親切笑臉,淡淡問著「呷飽沒?」,這也是柑仔店深植許多人心裡的回憶。



                   圖4-1優雅農夫藝術工廠所彩繪的柑仔店外牆                                        4-2柑仔店所賣的東西
二、三合院
    三合院為古厝傳統的基本形式,中國的倫理觀念,長幼有序,左尊右卑。正廳為祭祀與接待賓客之處,左房是長居室,右房是長輩;左護龍為長子所住,右護龍為次子所住;若中人丁旺盛,則於左右護龍外,再加蓋「外護」,屋舍高度則隨正廳(房)、護龍依次下降。三合院在土厝村隨處可見的建築景觀,空間開闊的廣場是孩童成長的遊戲廣場,也是農作收成的天然晒穀場,換成現在的術語而言,即公設面積大的建築樣式,傳統閩南人有句諺語:「住細厝,趁大富」指的就是三合院,土厝村內目前還保留著已經一百年的三合院,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土角厝,都還保留得很完整。以前鄉下地方許多人家的屋牆用竹管為柱,竹片編織成壁,再塗上一層泥土石灰;也有把泥土加入稻穀攪和後,印成塊狀的土角,用來堆砌成牆壁的,這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土角厝。

圖4-3百年三合院


  
4-4三合院的地磚



4-5三合院的牆  
     4-6三合院的牆面 



























三、防空洞
水林鄉為三八一年前顏思齊登陸台灣,駐紮的地點,在日據時代並設置水林機場,及非常有名的神風特攻隊駐守地,留下許多重要的歷史遺跡及景觀防空洞是一種用來防備空襲及保護平民的軍事掩體,而當時建置機場的目的,是要訓練神風少年特攻隊(編號三十七部隊)與美軍打仗。至今遺留只有防空壕(俗稱老鼠路)一座,荒煙蔓草,裡面蛇類出沒,沒人敢進去。機場舊址,在台灣光復後,已變成大片農地,看不出當初的景像了。(水林數位機會中心,2006)土厝村的防空洞是日據時代的建築,位於本社區雲一六四縣道北邊往北港樹腳里旁,是日據時期神風特攻隊訓練用的軍事設施,王國興先生曾以「憶土厝防空壕~神風馳騁傲藍天,防空戰壕話從前,烽火盡去成斷垣,牽手希望心家園。」(王國興,2012)一詩來描述防空壕。
4-7防空洞
四、五分車站及鐵道
    五分車站建於日據時期,是小火車(五分車)的候車停,位於本社區北邊,在臺灣光復初期,除載運甘蔗外,也擔任本村居民往返北港的交通運輸工具,據當地耆老提到當初月票就需要一百多元,在當時是相當貴的,後來因公路運輸興起,嘉義客運取代了這條鐵道運輸,自從民國六十年後,鐵道不再擔綱載人的工作。車站北邊是一大片田園,據社區耆老們的描述,這一大片田園以前可是日本神風特攻隊的訓練基地。約在民國三十二、三年間,日本與盟軍的美國打仗,在水林建設一座飛機場,以供戰爭之用。其範圍,據田野調查的結果,約由土厝村北端的五分仔鐵路之車埕(即今的車站)北面,到水北村的顏厝寮,一直延伸到水林鄉春埔村及北港鎮的樹腳里、劉厝庄之閹豬社(現己消失了),皆是機場的範圍。(水林數位機會中心,2006)


 
    而鐵道建於日據時期,因為鐵軌間距為標準軌道的一半,因此稱為五分車。五分車是昔日運載甘蔗與人的鐵道,臺灣光復初期土厝村民要就讀初中,就是搭這條鐵道到北港就讀,現在比較年輕的五、六年級生大概多半還曾目睹小火車運送甘蔗所散發出來陣陣的白煙與鳴笛聲響。鐵道的主管機關為台糖公司,因臺灣的甘蔗為二次運,先以牛車裝載至小火車,再由小火車運送至北港糖廠,成本較高,加上政策導致製糖規模逐漸萎縮,民國八十年後鐵道開始閒置,加上北港糖廠結束製糖,讓承載著無數人回憶的鐵道,找不到未來的出路。







                                                                                             圖4-五分車站       
  4-鐵道

土厝產業篇

一、耕牛
    耕牛在土厝村一直都是眾要的產業之一,直到近年來科技發達,而讓耕牛產業逐漸沒落,現今土厝村也只剩下2頭黃牛有在耕作,耕牛是傳統農業文化的代表,耕牛的養育與教育不容易,且需從小開始。當成年的耕牛在拉牛車時,就會綁一頭小牛在牛車的後頭跟著走,在犁田的時候,也會在小牛身上綁一個學習的牛犁跟著學。從訓練小耕牛的方法來看可說是「有樣看樣」。
    牛是財富的象徵,本社區在農業全盛時期,有二十頭以上耕牛,目前現存的這兩頭耕牛均為黃牛(俗稱赤牛)。由於農業機械化的興起,鐵牛漸漸取代耕牛,也導致耕牛逐漸凋零。從事農作的農民,因心中感念耕牛的辛勞,大多不食牛肉,據社區老一輩的說法,如果親眼目睹耕牛被屠宰時,要將手放在背後,這樣牛會認為你是被綁起來,無法救牠,自然不會怪罪於你。
    土厝村陳厝寮有一戶楊姓人家原為專門製造與維修牛車,因農業機械化,耕牛變少,也使得這項行業在社區中消失。根據王國興老師的訪談,他認為耕牛技術必須保存下來,視為台灣傳統農村文化之一。他提到有一個姓蔡的農家,還有用耕牛的技術,早期種田的人是不吃牛肉的,耕牛很重要是因為現在到外面都會看到很多裝置品,但看多了會膩,因為牠不是活生生的一頭牛在哪裡,對於農村的印象快要消失。
    耕牛是一個很典型的農村文化,如果能讓文化單位跟農政單位注重耕牛技術,且能夠保留下來,而不是把剩下的牛隻送去屠宰場宰殺,讓還有耕牛的人家,在技術上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執行的對口單位,能有一個系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農村內涵,卻不知道要怎麼保留跟保存耕牛技術,因為就快要消失了,希望能夠農政單位跟文化單位可以思考,給耕牛技術一點資源保留,不失去台灣的國寶。

5-1土厝村僅剩2隻黃牛
二、稻米
    稻米是水林鄉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屬於禾本科植物,喜歡生長在高溫多雨的黏質壤土裏。稻米的品系分為蓬萊米及在來米兩種,目前的品種以台農六十七號及台中選一號為代表,它的特性是不易倒伏及對抗稻熱病較強。自古以來,稻米的栽培都是用人工,較費時費力,現在都改用機器來栽培,較省時省力,是節省成本、提高產量的主要原因。從經濟層面而言,稻米產值居各項農作物之首位,對農村經濟繁榮關係密切;在生態保育方面,稻作栽培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景觀及淨化空氣之功能。稻米為土厝村農產量最多的種物,常於農曆年後開始種植,一年收成兩次。 通常在秋收後種季節性的蔬菜。
    總而言之,稻米生產為兼顧水稻生長習性與人類高產需求的科學,每一步驟均有其科學化之依據,主要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程序:(水林數位機會中心,2006)
整地:進行粗耕、細耕與蓋平工作,鬆軟土面,便利水稻根系的生長。
育苗:目前均由水稻育苗中心採用育苗箱育苗,育成整齊強健的秧苗,促進成株的生長與發育。
插秧:將秧苗以插秧機適時、適量、南北走向淺植於田間,促使稻株生育旺盛及整齊。
雜草與福壽螺防除:插秧後應以藥劑進行雜草與福壽螺防除,有機栽培則可利用苦茶粕、粗糠等方法進行防除,避免秧苗受害。
施肥:肥料的施用在促進稻株的生長,配合整地施用基肥在促進早期分蘗的產生,分蘗期施用追肥在確保有效分蘗以幫助稻株強健,幼穗形期施用穗肥有增加產量,促進米質的功用。
灌排水:水稻灌排水依據水稻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而訂,如插秧後、幼穗形成期及抽穗開花期要深水灌溉,分蘗盛期要斷水晒田,如此不但可以節省用水量,亦可增加稻根活性生育健旺,具有增產及改善品質的效果。
病蟲害防治:台灣水稻常見的病蟲害有稻熱病、白葉枯病、紋枯病、褐飛蝨等,可以使用政府推薦之藥劑進行防治。
收穫:把握適當的收穫期,以聯合收穫機收穫。
乾燥、調製:以循環式乾燥機乾燥,並去除枝梗及不飽滿之米粒。
5-2土厝村稻田
三、青花菜
    青花菜為土厝社區重要農產之一,是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產物。土厝地區的農民基本上依循著「春夏種稻,秋收種菜」的傳統,每年十一月至隔年四月為盛產期,青花菜多於秋天稻子收成之後種植,屬於典型的冬季蔬菜。
四、花生(土豆)
花生是僅次於稻米、青花菜的第三大產物,常於夏、秋之際種植。花生的栽種,第一期是農曆十二月到一月,第二期為農曆七月到八月,花生不僅可以生食、熟食,也可以用來榨油,早期社區中都會有載著整桶花生油來社區販售的小販,如果沒有錢購買,也可以用花生來互換。花生收成後晒乾的枝葉,也是早期居民使用灶時,適合引燃的介質,將花生枝葉一整綑綁起來大約成人一手可握的大小,這種稱為「草引(草因)」。
五、阿春麵攤
    阿春麵攤是土厝社區居民口中的「阿春大飯站」,在村裡以有二十年的歷史,湯頭好料理美味遠近馳名,不只是村人讚不絕口,凡是來到水林鄉洽公的人,大多數也都曾來這裡用過餐,是土厝的在地好滋味。(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3)

5-3阿春麵攤招牌



5-4阿春麵攤
 
 


六、消失的老行業
    土厝村以前家家戶戶多多少會養豬,目的是為了五年王爺或家有喜事時宰殺以供祭典及食用,土厝村家戶中也通常會養母豬來繁衍小豬,牽豬哥的人會用一輛車載著一頭或兩頭種豬,來到民眾家戶中的豬圈,讓種豬與母豬交配,每當種豬的車經過時都會散發著一種味道很明顯。後來因大型養豬場興起及對環境衛生的要求日趨嚴格,居民家中少有養豬,這種行業也跟著沒落。(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3)

5-5土厝村地圖

土厝願景篇
土厝村人勤奮樸實,有著鄉下人的親和力與熱情,坐在牛車上,彷彿走回舊時光,重拾許久不見的農家樂趣,別的地方或許只是看看牛的雕像或藝術品,但土厝可以看見真的耕牛,也許將來的某天,池塘營造好了,水牛就回來了,村民深信這一定不會是夢,而是烙印在每個土厝人內心深處的真實生活情境。牛的精神就是土厝的精神,王國興先生以「土厝耕牛頌--土厝農貌御牛車,四輪牽動汗水得,承載重擔不相捨,知足惜福農家樂。」(王國興,2012)來歌頌土厝的耕牛,也讚譽每個勤奮的土厝人。土厝人持續要將社區再經營起來,讓年輕人可以再回到社區,王國興先生提到土厝未來的發展應該要「小孩子的樂趣,年輕人的活力,老年人的回憶」同時兼顧到每個年齡層的社區居民,希望能有就業的機會,避免外流的可能,能把產業留在裡面。
王國興先生認為社區資源調查讓土厝社區的居民有機會來個社區巡禮,瞭解土厝的前世今生,雖然鄉下資源非常少,但憑藉對自己社區的認同與熱情,大家一同來參與社區地圖製作與資源調查,發現許多以前從來未曾思考過的觀點與想法,我們樂於看到土厝居民勇於踏出這第一步,也許我們沒有亮眼的外表、沒有充沛的資源,卻有最真摯的一顆心,期許土厝的每一份子,都秉持著心心相連的情感,為社區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個人就是一份力量,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讓我們一來努力吧!


6-1營造中的池塘

柒、總結

雲林縣水林鄉土厝村在這個以農為主的村莊,有著一群人,為了要讓土厝村更好,因此村內的人開始召集居民重新審視土厝村,然而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也就是要讓社區居民有著社區的共同意識,合力的打造屬於在地情懷的社區環境,不管是硬體或是軟體部分,都必須融入屬於自己社區的特色,因此從土厝村來看我們可以歸類出以下幾點特色:
土厝村落特色
人:熱情開朗、勤奮樸實、對土地的認同感。
文:土厝文學、宗教活動。
景:農村景色、有人情味的柑仔店與古早建築(土角厝)
產:稻米、青花菜、土豆與地瓜。



7-1 土厝生活圈

土厝村落社區營造成果與建議:
成果:
一是土厝村社區人文歷史資源得到更好地挖掘、保存、展現;
二是地方文史工作者積極參與,如王國興先生協助地方文史資料調查、探索當地文化特色、協助社區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協助培養社區文史工作人員。
三是土厝村居民透過在地詩詞創作、影像記錄、議題討論等方式,記錄在地文化特色,表達土厝生活經驗及智慧,發掘在地資源,深化社區認同,並由此可以發展聯想出有助於地方產業提升之課題等。

建議:
    重新審視土厝村文化及其建設的內涵。相關職能部門應開拓思路,社區文化不應局限於以群眾文娛活動為特徵的“小文化”,也應包括社區成員的生活美學教育、人文關懷體察、以及對於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等在內的“大文化”。社區文化建設不僅需加入社區自然環境的改善、社區人文環境的營造、社區文化遺存的展現、保護和利用,也要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和為活動開展創造條件,增加社區成員間的交流和關懷據點,加強學習型社區的建設等等。
    突出土厝耕牛農業特色,與當地人文歷史資源相結合。在社區文化建設中要突出鮮明的地域特色,應與當地人文歷史資源緊密結合。建議積極引導文史工作者深入社區廣泛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從政策上鼓勵和支持社區居民對當地人文歷史資源進行挖掘、記錄、整理和展現。
    加大引導土厝村居民發揮主體作用。土厝村居民在慶典活動方面的參與意識較強,具有較強的社區共同意識。土厝社區營造還需深入瞭解村落中社區成員的真正需求,迎合每個家庭希望生活在一個親切、衛生、安全、舒適、快樂的壞境裏的心情。比如,以社區居民的利益為引導,讓居民走出家門,為自己的社區盡一份心力,培養並使社區居民保持“社區意識”,從而確保社區工作的開展。
加強土厝社區福利建設。如:舉辦社區教育,包括幼稚園、小學、特教學校等。完善社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完善社區治安、醫療、環保等的缺陷。進行社區文化建設。舉辦各種文化講座興辦社區圖書館等,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與技能知識。
土厝村落願景
    為了能夠讓年輕人回流到村裡,讓整個村落能有年輕人帶起的經濟與生活,不讓村裡面的人只剩下老人與小孩,加強村落裡的公共建設,建造河堤步道,以及社區公園的改造,以增加可以讓社區居民的互動性場所。產業部分,除了原本農產品的經濟活絡,沒落的耕牛技術與農村裡的古早建築,都需要有妥善的保存與傳承,除了新建設外,也保有農村的特色與傳統。在宗教方面,獅陣與各神明的祭典活動下,除了祭典神明外,更讓村裡的人團結合作起來,村內人大多白天忙於自己農業上的事情,晚上便早早休息,除了要緊事情之外,大多都是各自生活,而互相有聚集團結的時候就是廟宇活動了,大家能夠培養感情還能取得共識,是村內活絡感情的主要媒介之一,且廟宇活動能夠讓年輕人回村來參加,進而希望能夠讓年輕人回村生活,讓土厝村裡的生活更加有生命力與延續力。


參考文獻
*          專書
1.    Durkheim, 芮傳明(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
2.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3.    文獻會(1900),臺灣縣志,台北:台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

*          期刊、論文
1.    施明發(1999),台灣職業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70-71
2.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          網站
1.    開台土厝馬千殿(2013  http://www.mct.idv.tw/allusion.html
2.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3  http://sixstar.moc.gov.tw/
3.    農村再生歷程網(2013
http://ep.swcb.gov.tw/ep/Community.aspx?CM_ID=CM2011101813141503
4.    水林數位機會中心(2006
http://ms1.tlps.ylc.edu.tw/~DOC/DOC/index.php?main=detail/about/history.

           

1 則留言: